字體
English
:::
就醫指南
瀏覽人數統計
48517152
Last Updated 2024-04-24
:::捷徑位置:首頁 >> 最新消息(備2)
 
最新消息(備2)
 
最新消息(備2)內容
標  題

泌尿道結石的成因

張貼日期
2012-07-04
張貼單位
泌尿外科
內  容

  泌尿道結石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不同地區、不同時代、不同的解剖位置,尿路結石的發生率不盡相同。以台灣地區而言,尿路結石的好發位置在上泌尿道,年齡則集中在中年族群,同時男性較女性多。影響尿路結石的原因有很多,會左右發生率的因子包括兩大類 : 第一類是內生因子,即遺傳、生化,以及解剖等因素。第二類因子是外生因子 ( 環境因子 ) ,包括氣候、水、飲食習慣、居住環境,以及職業等。各種因子造成的影響分述如下:

l. 家族史: 結石的確與遺傳有關,尤其是某些特殊體質的家族,更是累代都為結石所苦。例如胱胺尿症、尿酸尿症、家族性腎小管酸中毒症,以及原發性尿中草酸過高症等,都是容易引發結石的遺傳性疾病。甚至有些尿中草酸不高的家族,也有可能產生遺傳性結石。

2. 種族 : 以人種來看,研究顯示有些種族尿路結石的發生率相對偏低,如北美的印地安人、黑人,及以色列人。相對而言,中亞高加索的發生率則偏高。

3. 性別與年齡: 許多相關研究顯示,中年男性 (30-50 歲 ) 是尿石症的高危險群。在男女比方面,男性比女性多,約為 2-3 :1 。此外,年齡小於 20 歲的患者極少見,大部分患者主訴其第一次出現相關症狀的年紀在 20 歲左右,因此,門診中兒童患者比成年患者少的多。此外, 70 歲以上的高齡患者較少見, 70 歲以後的尿石症發生率似有減少的跡象。

4. 環境: 結石的發生率與成分多半可反映出各地的溫度、溼度,以及飲食習慣差異。不同緯度的地區,尿路結石的發生率就不一樣,例如美國的發生率相對偏高,且美東地區更高。此外,世界各地的結石患者,結石成分也因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別。例如英國、蘇丹,以及台灣地區以草酸鈣及磷酸鈣的混合結石最常見﹔但在以色列則以尿酸結石居多。

5. 氣候與季節: 有許多研究指出,尿石症好發的季節是夏季 (7-9 月 ) ,至於南半球的澳洲,也有研究顯示尿路結石發生率最高的月份是 12 月,也是南半球全年當中溫度最高的月份。究其原因,可能是氣溫鬲時,人體的排汗量增加,尿液量相對減少,使得尿液濃縮、濃度提高,進而達到過飽和而形成結晶。

6. 飲水: 尿路結石與飲水也有很大關係。可分為兩方面來說,一是飲水量多寡,另一是飲水中礦物質的成分及含量。一般而言,飲水量增力增加可使尿液飽和度相對降低,結晶形成的機會也會減少。一般人每天排尿量如維持在 3600cc 以上,可降低尿路結石的發生率。

7. 飲食習慣: 飲食習慣與結石也有密切關係。最明顯的例子是攝食過量含普林的食物,較容易形成尿酸結石。此外,過量攝食含草酸鹽及鈣的食物,也會使尿中的相對飽和濃度增加,較易生成結石,因此,確知為飲食習慣不良引發結石的患者,從改善飲食習慣著手,或許能避免結石產生。

8. 職業: 高雄榮總在 1993 年針對南部結石患者所做的職業調查發現,司機、外勞、外務員、公務員等職業結石罹患率較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工作環境溫度較高、排汗量增加、較少飲水,以及久坐的姿勢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