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陳代謝內分泌科 蘇景傑醫師
脂肪肝俗稱「肝包油」,一般人常誤以為是肝臟被一層油包裹著,但實際上則是肝細胞內的脂肪空泡「浸潤」整個細胞的5%以上。引起脂肪肝的原因有許多種,在台灣,脂肪肝大部分是因為「肥胖」或「喝酒」所造成的。目前針對國內成年人口脂肪肝的盛行率調查顯示,約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成年人有代謝性脂肪肝,由此可知,脂肪肝已漸成國人常見的肝臟疾病。
脂肪肝的診斷並不困難,在「腹部超音波」的檢查下,脂肪堆積過多的肝臟在超音波下比起其他的臟器會呈現較白的顏色,因此簡單的腹部超音波檢查即可診斷脂肪肝。有脂肪肝的病人,大部分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在血液的生化檢查上,脂肪肝病患血清中之肝功能指數(AST,ALT值)可能正常,也可能升高。由此可知單從抽血是無從診斷脂肪肝的。
脂肪肝會不會影響健康呢?主要是看由什麼原因造成脂肪肝而定。若病人本身沒有慢性病毒性肝炎,如B型肝炎、C型肝炎,或因大量飲酒所造成的酒精性肝病及一些少見的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外,如果肝功能指數(AST,ALT值)亦正常,而只是超音波發現有脂肪肝的話,傳統上認為其病程通常相當溫和,只要定期追蹤即可。而若是已排除其他因素的脂肪肝卻合併有肝功能異常,醫學上稱作「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至於糖尿病,在台灣目前盛行率約為6%,換算成全國人口,約有一百多萬的國人患有糖尿病。其在民國92年的十大死因中排行第四位,雖然與91年排行相同,但死亡數增幅卻是超過一成。
除了死亡之外,由於糖尿病合併有許許多多的併發病,包括腎臟,眼睛及神經等大家較熟悉的小血管併發症外,中風及冠心症也與糖尿病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在國外已有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竟與已發生過心肌梗塞的非糖尿病患者一樣高,而這些大,小血管的併發症都可以在血糖、血壓及血脂的良好及儘早的控制下減少發生的機會。因此,早期診斷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
說了這麼多,到底脂肪肝和糖尿病有何相關呢?目前在耕莘醫院所作的一項初步研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人,在經過耐糖試驗後,其血糖耐受性會有影響。我們發現同樣是脂肪肝,合併有肝功能異常的病人比起肝功能正常的病人,雖然其空腹血糖沒有太大差異,但在作了耐糖試驗後,有肝功能異常的病人較易出現耐糖不良(表示血糖在吃完糖後會不正常升高),而這些耐糖不良的病人,根據研究,日後變成糖尿病的機會會大大地增加。
因此,傳統上大家認為脂肪肝並沒什麼,但實際上它可能已經影響正常身體中的糖份代謝。由於這些病人在普通的空腹血糖檢查並沒有太大問題,因此對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必須加以口服耐糖試驗,才能提早發現糖份代謝的異常。
當然如果早期發現有異常,為了預防其日後變成糖尿病,最好的辦法並不是吃藥,根據最近在美國所作的一項預防糖尿病的研究顯示,飲食控制加上規律的運動,可以使得已出現早期糖份代謝異常的病患,日後變成糖尿病的機會減少58%。就好像電影中鐵達尼號一樣,當我們發現海中的冰山時(好比是脂肪肝),它只是一個警訊,其實冰山的下面還潛藏著更大的冰層(好比是糖尿病),因此早期發現警訊,即早駛離冰山(飲食加運動)才能避免日後許多問題的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