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急診醫學部 | ||||||
字體縮放:
![]() ![]() ![]() |
||||||
|
![]() |
|
沿革本院急診能提供24小時全天候綜合急診服務,包括內、外、骨、婦產、小兒、精神等科,以及眼、耳鼻喉、牙科之on call待命服務。並能提供緊急治療及後續之照護。為提昇急診醫療服務,本院近年來之改變,簡述如下:一、人員素質精良,急診專任主治醫師日夜第一線值班 本院急診醫學部為獨立之一級單位,並有固定編制,專任主治醫師,均具急診專科或內、外、骨、婦、兒、眼等專科證書。本科部專任主治醫師(含主任)主要工作以服務急診病患為主,及以社區為導向之全面照護為發展目標。目前值班醫師均具有急救成人、小兒、重創患者之專業訓練證書,如BLS、ACLS、APLS、ETTC等。 內外科急診值班由主治醫師輪值,小兒急診值班由兒科主治醫師及資深住院醫師(R3 or R4)輪值。各科會診由主治醫師至急診執行。護理人員多具資深的急診工作經驗,具有辦理急救護理訓練資歷,新進人員亦接受完善的教育訓練,全體護理人員多具有ACLS、APLS、ETTC證書。 二、落實全方位急診品質監控計畫 由醫療副院長召集急診醫療品質管理委員會,依計畫執行各類流程監控定期檢討缺失,整合院際資源。1、行政及醫療品質檢討會每月二次(第一週週六及第三週週三8am-9am) 2、醫療會議每月二次(第一週週六及第三週週三9am-12am) 3、晨會每週三次(週一、週三、週五8:00am-8:30am) 4、急診管理委員會每季一次(三、六、九、十二月) 各項會議均有會議記錄,且行政及醫療品質檢討會每季及年終定期檢討。此外,除進行病人意見調查外,並有電話訪問,尋找問題,提高病人就醫滿意度。 三、加強急診醫學部部內教學 每月定期之醫療會議計有下列六種:死亡及罹病例討論、臨床專題討論會、72小時再回診病例討論會、雜誌新知研讀會、病例抽查討論會及每週三次的晨報會。四、推廣急診醫學教育 每年對院內非醫護人員提供8次、院外民眾提供6次以上急救常識講習(BLS/CPR)及院內醫護人員4次以上急救加強訓練課程(ACLS、ETTC、 APLS)。一年舉行二次災害緊急應變演習及訓練,並有檢討紀錄及改善方案。院內設有急救小組,急診室目前有創傷小組之準備規劃,以因應緊急狀況。除舉辦院內急診課程(ACLS、ETTC 、APLS)、院外民眾BLS/CPR教育課程及大量傷患演習訓練及外,急診同仁也積極參與中華民國急診醫學會或中華民國急救加護醫學會等所舉辦活動,並與相關機構共同舉辦學術活動和繼續教育課程,並參與衛生或消防機關主辦之EMT各級訓練之教學。五、協助緊急醫療網的政策推行 本院為北縣緊急醫療網之急救責任醫院,依規定參加緊急醫療網會議,協助推動緊急醫療救護工作。執行台北縣緊急醫療局部網絡救護工作。施行救護技術人員訓練。依需求至消防隊進行急診個案討論,定期評估急救技術員及指揮中心的派遣員之業務執行狀況,予以救援訓練之加強,至今仍持續參與執行87、88年度訂定之台北縣緊急醫療網局部網路計畫。六、配合醫療政策執行 對於法定傳染病、犯罪傷害之通報等事宜,訓練相關人員都暸解作業流程,並按適當程序,迅速呈報。本院急診同仁曾於921地震後,配合台北縣衛生局,共派出六名急診主治醫師(含主任)支援新莊「博士的家」災難現場醫療救助行動。七、進行急診醫學研究計畫 急診部近年來進行與急診醫學相關研究,例如安全帶之傷害、溺水病例分析、主動脈剝離病例分析、中風病人就醫延遲因素分析及開車門不慎造成意外傷害等課題,均有研究及論文發表。目前與台北縣衛生局共同合作,進行消防隊員創傷技術評估之研究。 |
||||||
![]() |
人才招募 | 資安暨隱私權政策 | 電子病歷 | 醫療資訊公開 | 問卷調查 | 熱門議題投票 | 線上藝廊 | 電子報 | 線上報名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