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服務
網站導覽
  溫馨傳愛
字體縮放: 字體小 字體中 字體大
有溫度的耕莘
::: 捷徑位置:首頁 >> 有溫度的耕莘
 
有溫度的耕莘內容
標  題

回家的路

張貼日期
2021-07-01
張貼單位
溫馨傳愛
內  容

文/教學研究部 實習醫學生 于孟君
「林伯伯早安!」我試著用最有朝氣的聲音以及最誠懇的口吻向病床上的林伯伯打招呼。只見他慢慢轉向我,用幾不可聞的聲音淡淡說了聲早安,便又緩緩轉頭回去。一旁的林太太對我輕輕搖頭苦笑,我知道,他今天又心情不好了。

林伯伯是我曾經在復健科照顧過的個案,是一名中風造成右側上下肢偏癱的患者。「中風」兩字在這個高齡化社會加上慢性病普及的時代,早已不是個新鮮的名詞。但這樣的疾病以什麼樣的方式給患者、甚至是患者的家庭帶來負擔,卻是我不曾想像過的的沈重。

在林伯伯心情比較好的那幾天,他會跟我分享他年輕時的故事。大學畢業後,富有理想與抱負的他幸運到美國留學、爾後順利取得碩士與博士學位後回台在金融機構上班。事業如日中天的他,家庭方面也相當和樂美滿。回台與林太太相識、相戀,並在幾年後有了一對兒女。現在孩子大了,也慢慢各有了自己的工作與家庭。退休後的林伯伯週末都會和老婆及三五好友一起去爬山、騎腳踏車。他常跟我說,年輕時為了衝刺事業沒把身體顧好,應酬時常如雪片般飛來,退休後終於能把時間留給自己。除了輕微的高血壓平常靠藥物控制之外,其實沒有什麼其他大問題。六七十歲的年紀,骨頭保養得好、血糖也控制得宜。本想著就這樣與老婆安穩地過完餘生,誰知,老天這時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有天起床想去上廁所的他,發現自己沒有辦法出力把身體撐起來,好不容易起身後,又因重心不穩不慎摔下床邊。他就這樣被送進了醫院,一眨眼就過了將近一個月,未曾離開過。

住院的這段期間,除了林太太外,他的兒女也會偶爾從工作中的空檔抽時間來探望他、並陪他一同復健。之前聽說過一起爬山的朋友也來過一兩次,鼓勵著林伯伯要趕快好起來再一同出遊。我總能在那些時刻看見他的笑臉。那時,我天真的想著,被這麼多愛環饒的林伯伯,應該不至於太過悲傷與難受吧。比起過去看過的一些其他病人,他的家庭背景與支持實在好得太多太多了。

但那天獨自一人時,他眼角噙著淚水低聲對我說:「我覺得好痛苦,我覺得我拖累了大家,尤其是我的老婆。我好想趕快好起來,我好想回家。」我突然憶起老師那時候跟我說過的,不同於我們所想像,社經地位以及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反而在中風後有更高的憂鬱傾向。看著林伯伯,我內心除了感慨更覺得心酸與滿滿不捨。生病後的生活與原來真的是落差太大了,原本自由自在的人生突然被疾病的枷鎖束縛。更難以接受的是,家人的生活也因此被綁在了醫院。看著林伯伯傷心的模樣,心情實在相當難受。壓抑著自己的情緒,我開口與他聊聊天,試著為他分擔一點煩惱。

原來,除了每天需要來醫院照顧林伯伯、陪著他復健之外,林太太也為了尋找下一間醫院的床位而頭痛著。雖然最近終於幸運排到另外一家醫學中心的床位,但林伯伯卻仍覺得非常愧疚,因為自己的病痛造成大家這麼多的不方便。那時我聽了覺得有些奇怪,不知道為什麼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去找其他醫院呢?又,林伯伯的狀況已經穩定許多,好像沒有必要轉去另外一家規模這麼大的醫院住院。

後來私底下問了復健科的學姊才有點了解。因為住院超過二十八天的病人很容易被健保署加強嚴格審查,尤其是單純復健的病人,很可能會造成醫院被核刪的情形。外加住院天數過長時,也會造成醫院在評鑑上遇到不小的刁難。因此,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很多病人都會在住院期間先去「報名」其他家醫院的空床,並在排到的時候趕緊轉院過去。就算還未住滿二十八天,因為空床的名額無法保留,病人也會選擇提早出院進駐另外一家,宛如游牧民族在大醫院間流浪。

回去細查了一些資料,發現這與國家長期以來分級醫療並未確實落實與資源的分配不均有很大的關係。單就以中風這個狀況來看,病人之所以會選擇在各大醫院間流浪,有很大的部分是因為社區缺乏完善的復健資源。病人出院後無法在社區得到完善的慢性復健照護、居家復健、與居家醫療服務。能夠理解健保署嚴格審查住院天數的理由是希望能將醫療資源最大化。將床位留給一些急重症的病人、也避免有人以各種理由滯留在醫院內,並讓情況已經穩定的患者進到地區醫院或是回到社區行後續照護。但若無做好完善的配套措施,則表面上看起來大家都在二十八天內出院了,其實只是到另外一家大型醫學中心去罷了。

在全人醫療的概念裡,「社會」也扮演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林伯伯的案例中,可以發現雖然他的急性疾病得到了控制,但因為社會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法規窒礙難行,中風後漫長的復健之路依舊造成病人與家屬不小的心理壓力和負擔。他們總得想著下一家醫院要去哪裡、什麼時候才能回家?回家後是否能順利繼續復健?這些問題在現今的醫療模式中似乎找不出一個正確答案,而病人與家屬們彷彿身處一個找不到出口的迷宮。

看著林伯伯在床邊賣力想靠自己的力量坐直、坐穩的模樣,還有因努力過度而微微出汗、大口喘氣的臉龐,我不禁難過地想著原來他肩上是背負了如此沈重的包袱。除了對家人的愧疚,更多的或許是自責與無力感。而在更多我看不到的地方,或許還有好多人跟林伯伯一樣、甚至更辛苦。

最後,在我即將離開復健科、而林伯伯也即將轉往他院之際,儘管有千言萬語想對他說,但我最終只擠出了一句:「要繼續努力復健喔,加油!」在踏出病房的前一刻,我忍不住再次轉身偷偷看了林伯伯以及林太太一眼。多麽希望這些無助的人能一一被社會的網溫柔接住,並早些找到回家的路。

 
 
人才招募  |  資安暨隱私權政策  |  電子病歷  |  醫療資訊公開  |  問卷調查  |  熱門議題投票  |  線上藝廊  |  電子報  |  線上報名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
電話:耕莘醫院(02)22193391 / 安康院區(02)22123066 / 預約掛號:(02)22195028 
耕莘醫院地址:23148新北市新店區中正路362號 / 安康院區地址:23155新北市新店區車子路15號 / Email:service@cth.org.tw
耕莘醫院:民眾意見服務 轉66101.66103 / 轉診中心 轉15117 / 健康衛教諮詢 轉67156 / 安康院區:民眾意見服務 轉56136 / 免費醫療諮詢 0800723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