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服資源 | ||||||
字體縮放:
![]() ![]() ![]() |
||||||
|
![]() |
|
執子之手-從社工日常看見愛 文/邱筱珊社工師 一個日常的午後,爺爺、奶奶在外傭的陪伴下緩緩走到社服室,客氣的表示欲做身心障礙鑑定,奶奶92歲,看起來嫻靜而優雅,溫婉的笑著,她的診斷是失智症,而爺爺是貨真價實的99歲,民國9年出生,今年即將100歲,他行動自如,只拿著一根雨傘枴。 「我都99歲了還要伺候她。」西裝筆挺的爺爺笑著對我們說。 奶奶有些重聽,評估的過程中,聽不清楚時就會不安地望向爺爺,這時候爺爺會充當我的翻譯,他在跟奶奶說話時,輕摟住她的肩,在她耳邊慢慢說著,語氣和緩且充滿耐心,其實爺爺對奶奶非常溫柔。 爺爺說,雖然有聘請外傭照顧,但他在家的時候會幫奶奶洗澡,並充當奶奶跟外傭的溝通橋樑,避免奶奶煩躁而影響心情,看似日常的相處,藏著相守一輩子的深刻。 身心障礙鑑定是醫院日常業務,醫師完成疾病的鑑定後,病人需要做第二部分的功能評估,而社工便是執行人員之一,去年整年度全院的社工人員所執行的鑑定約有八百多件,評估的面向含括了認知、行動、生活自理、與他人相處、居家活動、工作學習、社會參與及動作活動等。 或許是工作習慣使然,約半個小時的時間,藉由這些制式的提問就能初步了解這個家庭的互動型態及樣貌,也能知道家屬間的親疏遠近,有時我們會看到關於現況困頓的無助,有時會聽到病人對於失功能的絕望與茫然,於是我們傾聽,讓病人感受到他們是被理解的,我們提供社會福利諮詢,讓家屬有方向繼續往前走,有時我們也會引導病人及家屬看到對方的努力與付出。 社會工作是助人的專業,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會聽到很多故事,或許大多數都不是這麼美好,憤怒、絕望、無助、無可奈何、憂鬱,各種情緒交錯蔓延,但偶爾,我們會從工作的過程中,看見愛。 |
||||
|
||||
![]() |
人才招募 | 資安暨隱私權政策 | 電子病歷 | 醫療資訊公開 | 問卷調查 | 熱門議題投票 | 線上藝廊 | 電子報 | 線上報名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