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健康衛教諮詢中心 | ||||||
字體縮放:
![]() ![]() ![]() |
||||||
|
![]() |
|
■什麼是糖尿病? 正常狀況下,身體會將吃進去的食物分解及轉變成葡萄糖,做為身體的能源,而胰島素是由胰臟所製造出的一種荷爾蒙,它可以幫助分解後的葡萄糖進入細胞內,提供身體熱能;糖尿病是指身體無法充分利用所吃進去的食物,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超過正常值,若血糖濃度超過180 mg/dl,葡萄糖會從小便排出而形成尿糖,故稱為糖尿病。 |
||||||
■糖尿病型態分類? 1.第一型糖尿病 自體免疫破壞胰臟細胞,導致完全缺少胰島素,必須每日注射胰島素或使用胰島素幫浦,通常發生在兒童或青少年,占所有糖尿病百分之五以下。 2.第二型糖尿病 胰島素分泌不足以代償周邊組織的胰島素阻抗,通常在30歲以後被診斷出來,但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且青少年人數逐漸增加。 3.其他型糖尿病 由其他疾病或治療引起的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懷孕前未被診斷糖尿病,在懷孕第二或第三孕期被診隊的糖尿病。 ■糖尿病有什麼症狀? 發病初期,大多數病人沒有症狀,除非做健康檢查,否則不容易 發現;若沒有控制好,病情隨發病時間加重,血糖逐漸升高,才會有 三多(多吃、多喝、多尿)、疲勞、體重減輕、視力模糊、陰部搔癢或 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出現。 |
||||||
■糖尿病慢性病發症有哪些? 長時間高血糖,就像器官泡在糖水裡,容易產生急、慢性病併發症,無論大、小血管及神經系統,都會受到破壞發生病變 1.大血管病變:腦部、心臟、足部等大動脈的硬化,可能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足部病變。 2.小血管病變: (1)眼睛病變:視網膜與黃斑病變、加速青光眼與白內障發生,嚴重時甚至會失明。 (2)腎臟病變:常見症狀有蛋白尿、血壓上升、慢性腎衰竭、嚴重時引起尿毒症,需要透析治療。 3.神經病變:包括自主神經病變及周邊神經病變,會影響系統如下: (1)泌尿生殖系統¬¬-性功能障礙、頻尿、神經性膀胱。 (2)消化系統¬-便祕、腹瀉、腹脹、胃輕癱(胃排空延遲) (3)心臟血管系統-心悸、心搏過緩、姿位性低血壓。 (4)自律神經病變-不自覺低血糖、異常出汗、瞳孔調節異常。 ■糖尿病的日常保健? 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相關併發症如大血管病變,小血管與周邊神經病變,而影響生活品質,因此平時除了配合醫療人員的醫療計畫,糖化血色素控制<7 %為目標。檢視生活習慣,並做出適當調整,依照醫師指示用藥、搭配良好生活型態與飲食計畫,還是能找到與糖尿病相處之道。 日常生活需注意自我保健: 1.血糖自我監測,並確實記錄 2.均衡飲食、定時定量,並調整健康飲食型態 3.規律用藥,勿自行停藥 4.規律運動,漸進性增加運動時間與強度 5.定期至醫療院所回診 6.定期進行併發症篩檢 |
||||||
![]() |
![]() |
![]() |
||||
|
||||||
![]() |
![]() |
![]() |
![]() |
人才招募 | 資安暨隱私權政策 | 電子病歷 | 醫療資訊公開 | 問卷調查 | 熱門議題投票 | 線上藝廊 | 電子報 | 線上報名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