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長期照護部 | ||||||
字體縮放:
![]() ![]() ![]() |
||||||
|
![]() |
|
文/護理之家 游文欽照顧服務員 是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在日復一日的照護工作中,透過團隊的溝通與討論,幫助家屬和住民在面對長照需求時,做出最合適且能接受的抉擇。這是一份良心事業,我們從未期待回報,而是將之視為助人的工作。基於這樣的信念,我默默耕耘多年,服務了無數需要長照的家庭,每位服務對象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而我們的使命,是為每個故事的最後,畫下美麗句點。 某日,一如往常地迎接了一位新住民。他因疾病導致失能,獨居的生活難以維繫,於是兄弟姊妹將他送至機構接受安置與照護。獨居和老年照護的議題令人深思,在接觸這位住民後,感觸良多。我們運用所學的專業技能與經驗,照顧住民的同時,也面對許多層面的挑戰,包括情緒上的波動、專業技巧的運用,以及與住民及其家屬的互動。 情感上的挑戰 照顧長期失能或重症患者,往往伴隨著情緒上的難題。他們內心深處期待關懷與尊重,而我們的工作則是以同理心滿足這份需求。 專業知識與技能 掌握基本的照護技能至關重要,包括協助肢體活動、預防壓瘡,以及處理病人的情緒與行為問題。 溝通與耐心 與病人的溝通,需要極大的耐心。適當的溝通方式有助於增進理解,減輕病人的焦慮,提升照護品質。 體力與心理的負擔 照顧失能患者不僅是體力上的挑戰,更需要心理上的調適與支撐。 在這份充滿熱忱的照護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對生命的重新認識」與「現代照護」之間的緊密聯繫。尤其是在健康照護與全人福祉的領域,我們協助每位長者及其家庭,面對生老病死的過程,尊重自主權並提供決策支持。當人們進入長期照護階段,這不僅是重新認識生命意義的契機,也是一種挑戰。它反映了對生命價值的理解、對死亡的準備、以及家庭關係的重塑。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在這過程中發展出一套關懷體系,讓每個人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能受到尊嚴的對待。 這位住民深知自己時日不多。在每次住院的過程中,他渴望善終離開,並對後事安排做出規劃,雖然在後期照護中,時常出現紊亂的情況,但亂中有序,他仍能以平靜的心態面對人生終站,並對我們的照護心懷感恩。 感謝每一份回饋,讓我們擁有更多力量,持續照顧需要幫助的人群。正如「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我們期許自己成為手心向下的照護者,用心傳遞關懷與愛。希望能為每個面臨照護需求的家庭分憂解勞,在每次服務中,找到最佳解答。我們也祈求天主賜予智慧,協助我們在溝通與協調中,為需求者提供最合適的支持。 |
||||||
![]() |
人才招募 | 資安暨隱私權政策 | 電子病歷 | 醫療資訊公開 | 問卷調查 | 熱門議題投票 | 線上藝廊 | 電子報 | 線上報名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