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English
:::
就醫指南
瀏覽人數統計
48784836
Last Updated 2024-05-06
:::捷徑位置:首頁 >> 耕莘訊息 >>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內容
標  題

寶寶常見的兩大腸胃困擾─腹瀉與便秘(上)

張貼日期
2012-07-07
張貼單位
兒科部
內  容

文卅小兒腸胃科 文萬欣醫師


在小兒科門診,常可以看到焦慮的新手爸媽抱著寶寶,緊張地詢問醫師︰「我的寶寶只要一喝奶後,就會排便,一天甚至排便5∼6次,是不是腸胃哪裡出問題啊?」或是︰「小孩每次排便的時候都好痛苦,要很用力才大得出來,嬰兒也會有便秘嗎?還是奶粉不適合造成的呢?」寶寶的“ㄣㄣ”問題,是家長每天都須面對的課題,看似再平常不過,其中卻有不少的學問呢!

到底怎樣的症狀才算腹瀉?怎樣才算便秘?什麼樣的情況下家長可以先在家觀察?而什麼時候家長才有帶寶寶給小兒科醫師診察的必要?本期針對嬰幼兒常見腹瀉問題,分別介紹其症狀、形成原因、處理與治療方式,讓家長讀完以後,在面對寶寶的“ㄣㄣ”隱疾時,不會再緊張兮兮、手忙腳亂了,下期再與家長談便祕的問題。

腹瀉的症狀

排便的次數增多,或是大便的量、含水量明顯增加,也與個人的腸胃體質、飲食因素的影響有關。一般而言,排便的次數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少,在新生兒,尤其是哺餵母乳的嬰兒,排便的次數一天可高達7∼8次之多,形狀也偏稀糊、帶水,一直要到滿月之後,大便才會比較成形,排便的次數也會逐漸減少;至於餵食配方奶的新生兒,其大便通常比餵食母奶的寶寶來得成形,含水量也較少,排便次數也較少,一天約3∼5次。

2到3歲以上的孩子,排便的次數則接近成人,平均一天1次。看到這裡,家長可能還是會疑惑︰「那寶寶究竟一天需要排便幾次才算正常呢?」其實不一定要拘泥於排便的次數,我們成人自己每天排便的次數也不是完全固定的,家長平時就應觀察寶寶每天排便的狀況,如果排便次數或大便量跟平常相比明顯增多,那可能就是有問題囉!

確定真的有腹瀉之後,接下來要問的是︰腹瀉的情形有多久了?腹瀉可分成急性和慢性,急性腹瀉是指症狀少於兩週的腹瀉,慢性腹瀉則是指症狀超過兩週的腹瀉;慢性腹瀉可能會造成小朋友體重減輕、營養不良,有時必須接受多項檢查才能找出病因。

腹瀉的形成原因

造成寶寶急性腹瀉的原因包括︰

(1) 腸胃感染︰常見的有輪狀病毒、諾羅病毒、腺病毒及沙門氏菌等,這些感染可能會讓小朋友出現發燒、上吐下瀉的症狀。

(2) 食物過敏︰1歲以前的寶寶,腸胃道的保護力尚未成熟,可能會因為對食物過敏而造成腹瀉;容易過敏的食物如牛奶、黃豆、雞蛋的蛋白、柑橘類水果、花生核果及蝦蟹貝類等。若是食物過敏,則寶寶除了腹瀉之外,皮膚上也可能出現會癢的疹子。

(3) 醣類或脂肪吸收不良:例如吃大餐之後,或是吃進太多甜食、果汁,或是急性腸胃炎之後因乳糖酶缺乏所引起的乳糖不耐而造成的腹瀉。

(4) 使用藥物︰某些抗生素會促進腸胃蠕動,並殺死腸道內的正常益生菌,因而造成寶寶腹瀉。


如果寶寶發生慢性腹瀉,但其身高、體重都在正常範圍之內,活力正常,也沒有發燒感染的現象,最可能是︰慢性非特異性腹瀉,又稱為學步幼兒腹瀉,常見於1∼2歲的學步期幼兒,造成這類腹瀉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這個年紀的寶寶正開始接觸各類新的食物,而其腸胃消化能力又還沒完全成熟。如果您的寶寶是以上這種情況,請不必過度擔心,若經小兒科醫師評估沒有其他身體或腸胃的問題,等他再長大一些,這種狀況就會自然消失了。

寶寶發生腹瀉時,可能會因為進食減少、排便量增多而出現脫水的現象;如果孩子出現嗜睡、體重減輕、小便減少、哭泣但沒有眼淚及皮膚乾燥且彈性降低等症狀時,表示已有中度至重度不等的脫水現象,須趕快送醫處理。


腹瀉的治療方式

一般治療兒童腹瀉的方式可分成︰

1.補充水分:補充的不僅只是水分,還包括葡萄糖及電解質的補充。補充的方式可以經由口補充,若小朋友吐得太厲害無法從口進食,或是腹瀉太嚴重,一吃就拉,或是已出現嚴重脫水症狀,就必須使用靜脈點滴注射。口服補充以口服電解質液最為恰當,一般市售運動飲料或果汁糖分太高,並不適合腹瀉的兒童飲用。

2.調整飲食:餵食母乳的嬰兒不需要停止餵食,餵食配方奶的嬰兒可改為食用米湯,或是將原本食用的配方奶稀釋2卅3∼1卅2不等,但若食用稀釋配方時間超過3∼5天,則寶寶會營養不足,需向兒科醫師諮詢進一步處理方式,或考慮換用不含乳糖的奶粉(俗稱止瀉奶粉)。若是因牛奶蛋白過敏所引起的腹瀉,則要在醫師指示下更換成水解蛋白特殊配方奶粉,或餵食純母奶。年紀較大的兒童發生腹瀉時,建議以清淡飲食(少油、少糖、少鹽)為原則,如稀飯、白吐司搭配一些清淡菜餚。

3.針對腹瀉原因治療:這部分主要是希望家長們能夠遵照醫師的指示,按時餵食寶寶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