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English
:::
就醫指南
瀏覽人數統計
48624113
Last Updated 2024-04-29
:::捷徑位置:首頁 >> 耕莘訊息 >>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內容
標  題

認識糖尿病

張貼日期
2013-05-07
張貼單位
內分泌科
內  容

新陳代謝內分泌科 馬文雅醫師
 
常在看診時詢問病人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許多人都回答有,但隨即補上一句,「可是他們是年紀大了以後才發生的,這算遺傳嗎?」許多人誤以為所謂家族性指的是先天性,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第二型糖尿病都有家族史,而且比常在幼年發病的第一型糖尿病更為顯著。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屬於第二型糖尿病,病患同時有胰島素阻抗及胰島細胞功能不良的情形,這種代謝異常早在疾病診斷前十年甚至更早就已存在,可能與基因遺傳或肥胖有關。當產生胰島素阻抗,也就是胰島素降血糖的效果較差時,身體會代償性的分泌更多胰島素,此時雖然血糖正常,但容易出現饑餓感,往往在餐後3-4小時便覺餓得發抖,若因而導致過度進食,體重增加,則會進一步使胰島素阻抗情形加重,長期當胰臟無力負擔胰島素分泌時,血糖便開始上升。

曾有研究發現,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在糖尿病診斷之初,僅存50%,之後每年下降2-5%,這也是為什麼長期罹患糖尿病患者,總是藥越吃越多,甚至需要打胰島素來控制。臨床上診斷糖尿病,乃是空腹8小時血糖超過126mg/dl(正常為100),或是口服75克耐糖試驗後兩小時血糖超過200mg/dl(正常為140)。至於介於兩者之間則稱作「前糖尿病」,這些病人若能提早發現並採取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代謝便有機會恢復正常,反之若未加以注意,日後發生糖尿病的機會大增。

常有病人問我,糖尿病會不會好,根據上述疾病發展的過程,糖尿病發病時已經喪失一定程度的胰臟功能,只能透過治療來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普遍認為高血糖本身會進一步破壞胰島細胞,因此控制血糖是最基本的治療,然而對於糖尿病不可逆的進展,醫界也期待找到治療藥物,目前某些新藥在動物實驗上發現可以延緩胰臟功能惡化,似乎帶來治療糖尿病的一線曙光,然而在人體是否能有保存胰臟功能的效果仍待研究,理論上,罹病時間越短,殘留胰島細胞功能越多者效果較佳。在更多藥物問世之前,早期診斷並加以預防還是最重要的,如果您的家人患有第二型糖尿病,與其擔心自己是否也將步上後塵,不如早點接受檢查,才能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