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English
:::
就醫指南
瀏覽人數統計
48762710
Last Updated 2024-05-05
:::捷徑位置:首頁 >> 耕莘訊息 >>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內容
標  題

現代兒童的文明病

張貼日期
2013-10-23
張貼單位
精神科
內  容

文/精神科醫師
在兒童心智科的門診中,最常聽到父母親詢問的狀況是「老師說我的小孩在學校坐不住、太難管教而且影響到其他同學」、「太好動了,都講不聽」、「寫功課不專心,可是打電腦遊戲都可以坐很久」…等等令家長或老師頭痛的的問題,在發展迅速但生活壓力漸增的現代社會中,從幼稚園到國高中,近代的研究報告顯示,盛行率有上升的趨勢。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候群」簡稱為ADHD,致病原因不明,目前的研究指向先天神經生理因素所致,但後天環境影響疾病的惡或與改善,是一種在腦部額葉皮質下迴路的功能異常,且神經心理學檢查有注意力缺失、腦部執行功能障礙、工作記憶較短暫等現象。臨床上分為三種類型:不注意型、過動/衝動型、複合型,主要的症狀有持續專注立困難、衝動控制困難、過度的活動、行為表現的不穩定、部分孩子在認知語言能力較不易發揮、對立反正行為等等,造成學習及人際上的困難。孩子喜歡需短暫注意力或能感受刺激的活動,近年由於網路及3C產品蓬勃發展與普及,可能間接造成網路使用過度的問題。

當孩子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先觀察孩子的好動行為是否在每一個場所、任何時間都會持續出現,還是與天生氣質傾向有關?是否有情緒壓力的困擾?先想想孩子行為發生的原因後才能做有效的處理。ADHD是異質性的腦神經發展問題,每個孩子的症狀與需要的協助策略也不太一樣。

關於ADHD治療的研究與臨床經驗,全面性的治療才能夠真正協助孩子。包括孩子的行為觀察與管理、特殊問題(如人際與學習)的發現與治療、藥物的介入等不同層面的方法,方能有效的與孩子合作改善問題。藥物治療近30年來成為ADHD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約有七成的孩子對於藥物有正面的效果,目前最常用的藥物是利他能,增加中樞神經的警醒與興奮度,協助排除部相關的干擾刺激兒減少分心現象,同時抑制孩子的衝動,應視孩子對生活適應的狀況而決定是否用藥。

對於ADHD較有效的心理治療取向為行為管理或行為改變技術,透過環境的設計及行為管理技巧,根據每個孩子獨特的特質來設定處理模式。結構化的時間和空間管理、分段進行工作、忽視不當的行為關注好行為、提升注意力的活動設計等等,可藉由閱讀相關書籍、與專業的兒童心理師或兒心醫師討論,一起制定可運用的行為改變方法。養成運動的習慣,也是一種協助孩子提升注意力、改善情緒和過動的好方法。

面對過動的孩子,父母再了解孩子多半不是故意的,正確的歸因孩子的狀況,才能有耐心的處理「行為」而非孩子,警覺到自己情緒快失控時,先轉移注意力,轉換心情思考後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一同安排全家的休閒活動,均衡飲食,充足睡眠以保持身心的健康平衡,和孩子一起面對成長過程中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