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English
:::
就醫指南
瀏覽人數統計
48579467
Last Updated 2024-04-26
:::捷徑位置:首頁 >> 耕莘訊息 >> 優質服務
 
優質服務
 
優質服務內容
標  題

2013-07-17 頸椎手術-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

張貼日期
2013-07-17
張貼單位
骨科部
內  容

文 / 陳鑑江 醫師
頸椎病變以往常發生於50歲以後之族群,隨著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問世,由於常常人手一機,「低頭族」人口激增,發生年齡群有年輕化的趨勢。

據統計,在台灣,平均每兩人就有一人曾有肩頸痠痛的困擾,主要是因平板電腦和手機經常拿在手上或放在腿上使用,這種姿勢免不了要低頭,除了頸部酸痛,手肘、手腕也會負荷過大,造成肩頸痠痛看診的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尤其長期使用電腦、手機,讓頭部長時間維持在一個不自然又不放鬆的姿勢下,亦會讓頸脊過勞,加速頸椎的退化。

每節脊椎和脊椎之間,是由纖維軟骨組織所構成的椎間盤來連結,這種軟骨組織一旦損害,不一定能夠完整修復,損傷會逐漸累積,所以使用愈久、愈多,就愈容易老化,產生骨刺。

因為年齡、受傷或其它各種原因(如低頭族)導致椎間盤損壞、骨刺增生時,可能會壓迫到神經,導致肩頸酸痛、頸背疼痛、上肢麻痛或感覺異常,甚至會有上肢肌肉無力、萎縮或是導致下肢步態不穩情形出現。當頸椎神經受到壓迫、症狀嚴重時,就須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常見症狀為:肩頸痠痛、頸背疼痛、脖子酸痛,僵硬,活動困難,無法後仰;單側或雙側的肩膀,上臂,前臂甚至手指放射痛或麻痺;手臂或掌間肌肉萎縮,指端無力;四肢輕癱甚至重癱,大小便失禁,呼吸麻痺導致死亡。由於頸神經根病變的治療和其他頸部疼痛不同,和其他疾病的鑑別診斷非常重要。

大部份頸椎病變可以保守療法,包括有頸圈護具、頸部牽引、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理治療、頸部局部類固醇注射等,80%均可得到改善。如經保守治療六週以上都無法改善的頑固性疼痛,持續或進展的神經學異常或肌力喪失,脊椎不穩定會變形時都應考慮接受手術治療。

手術的目的是減低對神經的壓迫,椎間盤切除後兩個椎體中間之空隙,需以融合術填補。傳統以自體骨(自己的骨頭)或是椎體融合器(cage)使用,以達到支撐融合的目的。頸椎融合術後由於相鄰節段椎間盤承受的應力增加,再度使鄰近節的椎間盤突出,常導致融合處之上或下一關節提早發生退化,會造成鄰近頸椎椎節的退化加速,所以病患在術後幾年,極可能得再次接受手術。因此,年輕族群,以融合術治療,並不是非常理想的方法。

新的治療方式是利用「人工椎間盤」置換已退化或破裂的椎間盤,類似一個減震墊吸收來自地面的震動,同時還能夠重建並維持由於病變等原因而縮短的椎間隙的高度,維持了手術頸椎椎間隙的活動,同時保有頸椎的扭轉、彎曲及伸展等活動功能。人工椎間盤最重要的功能是維持椎間關節的活動,保護相鄰節段的椎間盤,以免發生繼發性退化。住院3至5天即可出院。目前頸椎椎間盤退化或突出、椎間退化性疾病、神經根壓迫、髓質病變,經過專業醫師評估後,都可考慮置換新的人工椎間盤。頸椎微創手術目前已是一個相對安全的手術方式,積極而勇敢面對必要的手術,方能迎接下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圖檔:JPG下載(開新視窗)
  • JPG下載
  • 圖檔:JPG下載(開新視窗)
  • JPG下載
  • 圖檔:JPG下載(開新視窗)
  • JPG下載
  • 圖檔:JPG下載(開新視窗)
  • JPG下載
  • 圖檔:JPG下載(開新視窗)
  • JPG下載
  • 圖檔:JPG下載(開新視窗)
  • JPG下載
  • 圖檔:JPG下載(開新視窗)
  • JPG下載
  • 圖檔:JPG下載(開新視窗)
  • JPG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