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English
:::
就醫指南
瀏覽人數統計
48736595
Last Updated 2024-05-03
:::捷徑位置:首頁 >> 耕莘訊息 >> 優質服務
 
優質服務
 
優質服務內容
標  題

2019-11-20 阿茲海默氏症診斷新突破-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

張貼日期
2019-11-20
張貼單位
神經內科
內  容

文/神經內科 劉議謙主任
核子醫學科 樊裕明主任/王晨旭 技術長

隨著台灣人口的快速老化,失智症照護成本的問題逐漸浮現,據估算截至2018年為止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失智症人口超過28萬人,2031年將倍增至46萬餘人。失智症患者的照護花費常造成家庭的嚴重負擔,根據目前國內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失智症患者由確診到死亡(約8-10年)平均花費約在1000-1300萬元,延緩及減輕失智症者對家庭的衝擊已是當務之急。然而根據2011年衛服部失智症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已確診的失智症患者只有29.2%,仍有七成患者未獲診斷及合宜之治療,在衛服部失智症政策綱領2.0中,目標明確設定2025年達到七成以上的患者確診。

在失智症患者中以阿茲海默氏症為最大宗約佔七成,然而仍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疾病如腦血管疾病、額顳葉失智症、路易氏體症等可能造成失智。其中類澱粉蛋白堆積是阿茲海默氏症患者最早期開始出現的病理變化。目前學界認為此類異常折疊的蛋白質堆積在腦中,最後將引發神經元的凋亡及失智,然而在過往除了臨床診斷外,僅能在患者過世後從病理解剖上確定有沒有此斑塊堆積於腦部。

隨著影像技術的進步,大腦結構的萎縮、代謝或腦灌流的下降、乃至於分子影像都讓我們可以一窺當下大腦的狀態。透過特殊的示蹤劑,我們可以釐清患者的認知障礙是否與阿茲海默氏症有關。若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檢查結果為陰性,則幾乎能排除阿茲海默氏症的可能。若結果為陽性,則代表腦中已經出現類澱粉斑塊的堆積。目前科學家估算,在阿茲海默患者的腦中會發現這樣的斑塊,通常表示這些異常的類澱粉蛋白已在腦中堆積了15-20年。這樣的檢測對於疾病早期尚輕微、65歲以前發病的早發型患者、以及症狀非典型的患者,最能夠及早提供確診所需的資訊,進而擬定最合適的治療及照護計畫。

目前針對阿茲海默氏症的各種藥物試驗正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藉由早期發現腦中的類澱粉蛋白,我們可以讓病人提早加入這些前瞻性的藥物試驗。另一方面,也能對將來可能面臨的失智症風險做更準確的評估。對於已經有失智症狀的病人,我們也能盡快開始藥物及非藥物的治療,延緩疾病進程及維持日常功能,減低患者與照顧者的負擔,給予更佳的生活及照護品質。本院目前已率先引進此一新科技(類澱粉蛋白攝影),歡迎洽詢神經內科記憶門診(葉炳強教授或劉議謙醫師)或核子醫學科(樊裕明主任)做進一步的了解。

圖檔: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陰性(開新視窗)
  • 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陰性
  • 圖檔: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陽性(開新視窗)
  • 類澱粉蛋白正子造影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