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English
:::
就醫指南
瀏覽人數統計
49690562
Last Updated 2024-06-16
:::捷徑位置:首頁 >> 耕莘訊息 >> 耕莘新聞
 
耕莘新聞
 
耕莘新聞內容
標  題

2024-06-01 健康端午節,輕鬆選好粽

張貼日期
2024-05-21
張貼單位
安康院區
內  容

文/營養組 營養師 劉宜姍

每年端午時分,都會看到醫師及營養師跳出來呼籲大家「不要吃太多!要小心過量!」,但不免心中還是會有「我就是想吃啊!有沒有哪些粽子是比較健康的選擇?」的心聲,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要怎麼選擇才是符合健康原則的呢?

所謂的粽子,並非華夏文化圈的專利,連台灣原住民、日本、中南半島各國、東南亞各國,甚至是南美及歐洲希臘都有其蹤影,大致上的概念都是「用葉子包起來的澱粉製品」,也就是粽子本身就是一個澱粉含量較高的食物選擇。而台灣常見的粽子型態,北部粽、南部粽及潮州粽又因製作方式及搭配食材,讓熱量往上爆增了不少,更不用提如豆沙粽、棗泥粽這類的甜粽子,所添加的精緻糖及豬油所帶來的身體負擔。

那到底該怎麼選擇粽子種類呢?

其一:澱粉含量較高的粽子,在選擇時盡量搭配「比較健康的澱粉種類」,比如將一般的糯米換成紫米或小米,提高纖維含量以及植化素攝取量,幫助腸道蠕動,除了減少粽子所含的高油脂所帶來的腸胃道不適,降低膽固醇的吸收,以及避免純糯米容易對於血糖造成不當影響的機會。

其二:越「高檔」的食材不見得是好的,一般人所推崇的和牛、伊比利豬、鮑魚、龍蝦或螃蟹等等,往往所含的膽固醇及油脂也越高,而金華火腿、臘肉等加工品,添加物更是健康的殺手。反而越單純、越純粹的天然食材,越簡單的料理及調味方式,才是減少身體負擔的選擇。

其三、大小份量的控制,更是最重要的一環。越大的粽子,所帶來的負擔也越大,建議貴精不貴多,同時將一般的飯量降低,讓一些澱粉的額度給粽子,這樣既吃了年節美味,也不至於造成三高的恐慌。大致來說,一個拳頭大左右的粽子,大概與一碗飯不相上下喔!

健康、簡單、精緻的「挑粽標準」您了解了嗎?希望在這年節時分,能讓您享受到了美味,也維持了健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