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以為水煮青菜最健康?那可能要改觀了。很多人為了減肥或養生,三餐都靠水煮青菜,但這種做法其實可能讓營養大打折扣。不少人會選擇使用微波爐來料理青菜,方便快速又少油,甚至有人說「微波比水煮還健康」。到底哪種做法才是營養師認可的健康選擇?
微波真的比較健康?關鍵在「水溶性營養素」
雖然微波常被誤解為不健康,但如果使用正確,其實是營養保留率相當高的一種加熱方式,特別適合小家庭、上班族、或想省時間的民眾。至於營養方面,耕莘醫院安康院區營養師王麗婷表示,微波加熱比水煮更能保留營養,原因就在於「不加水」。像維生素C、葉酸這些水溶性營養素,很容易在水煮過程中流到湯裡,但微波爐加熱是利用蔬菜本身的水分來震動加熱,不會造成額外的營養流失。
牙口不好怎麼吃蔬菜比較好?
許多長輩因為牙口不好,吃青菜時常得煮到軟爛,難免擔心營養流失。王麗婷建議,這時不妨選擇本身就比較軟的瓜果類蔬菜,例如絲瓜、冬瓜、南瓜,搭配微波爐料理方式,不需長時間熬煮,也能達到柔軟好入口的口感,同時保留更多營養。
哪些蔬菜適合微波?注意這幾點吃得更安心
王麗婷表示,像紅蘿蔔、馬鈴薯、洋蔥這類需要長時間烹煮的蔬菜,用微波加熱反而快速又能鎖住營養。青花菜、四季豆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也非常適合以微波方式料理,不但省時,也能減少水煮時水溶性維生素流失的問題。
她補充,這類蔬菜若用水煮方式,維生素C、葉酸等水溶性營養素容易溶出到煮菜水中,但改用微波方式加熱,能有效保留營養。至於菠菜,則因本身含有葉酸、鐵質與鉀,加熱時間短、口感柔軟,也很適合微波簡單料理。不過,由於菠菜含水量較低,建議微波時間不宜過長,必要時可加少量水,避免過乾影響口感。
不過,使用微波爐時最好注意以下幾點:
食材大小盡量一致,避免受熱不均。
微波中途要攪拌,避免局部過熱、局部未熟。
分段加熱較安全,例如先微波15秒、翻動,再加熱15秒。
使用標示可微波的容器,避免塑膠釋出有害物質。
每次使用後記得清潔微波爐內部,避免細菌孳生。
她也提醒,若打算用微波爐處理青菜,建議一開始就以微波方式料理,能有效減少營養素流失,也更符合忙碌生活的節奏。雖然微波與水煮都可能因反覆加熱造成營養流失,但如果青菜一開始就選擇微波加熱,不需額外煮水、再重複加熱,更能保留水溶性營養素,例如維生素C與葉酸。她也建議,盡量當餐吃完最理想,避免反覆加熱讓營養越吃越少。
雞蛋、肉可以用微波爐料理嗎?微波時要注意的食材與風險
有些食材不適合直接微波。例如整顆蛋連殼微波,有爆裂風險,建議使用專用容器並確認蛋熟度。不過加熱均勻與安全溫度要特別留意,王麗婷對此說明,不建議食用不熟的蛋或肉品,若是微波加熱蛋類或肉品等動物性食材,中心溫度應達75度以上,才能有效殺菌、降低食物中毒風險。
此外,若使用非標示為「可微波」的塑膠容器,也可能因高溫釋出有害物質,因此建議使用玻璃、陶瓷或標示安全的材質為宜。
除了微波,還有更推薦的烹調方式嗎?
王麗婷說,其實除了微波,蒸烤也是非常好的烹調方式,現在不少人會帶「蒸烤便當」,省油又能保留口感。如果不考慮特殊疾病,其實微波、蒸、烤都是很不錯的選擇。比起水煮沒味道,這些方式比較能保留食材的香氣與營養。最後她也提醒,別太依賴超商即食餐,雖然方便,但這類食品還是比較不建議當作日常主食。回歸新鮮、正確的料理方式,才是真正的健康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