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護理部 於淑娟副主任
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與醫療照護需求日增,「在宅急症照護」(Acute hospital care at home)逐漸成為傳統住院治療的替代方案。這種模式讓符合條件的病人,在熟悉的家中即可接受如同住院般密集且專業的治療,既能避免醫療院所感染風險,也降低住院壓力與醫療資源負荷,讓「住院」不再等於「進醫院」。
在宅急症照護護理師正是這項創新醫療模式的關鍵推手。我們每日深入案家,提供即時抗生素注射、傷口換藥、生命徵象監測與健康評估,確保病人即使不在病房中,也能獲得安全、專業、溫暖的醫療照護。
急性病也能「在家治」:專業照護不中斷
目前在宅住院治療服務中,最常見的診斷包括肺炎、泌尿道感染與蜂窩組織炎。這些疾病雖屬急性病症,但在醫療團隊嚴謹評估下,若病人意識清楚、家中照護條件允許,便能透過居家照護方式,持續接受抗生素治療與每日評估,穩定控制病情、避免惡化。
護理師每天帶著醫療物品與專業知識前往案家,幫病人打點滴、量血壓、觀察傷口與膿液變化,同時與醫師即時聯繫病情變化,適時調整治療計畫。我們不是單純執行任務的「技術者」,而是能快速判斷、靈活應變的「臨床照護者」。
24小時守護,是責任,更是承諾
在宅急症照護的特性之一,就是「全天候可聯繫」。護理師即便結束訪視行程,也會持續提供電話諮詢,無論是深夜發燒、換藥時疼痛,或是食慾變化、情緒波動,家屬都能即時獲得安心的解答。
這些對話,不只是照護的延伸,更是一份信任的承接。護理師了解,每一通電話背後,是一位焦慮的照顧者、一份家庭的擔憂;因此,我們總是以耐心與溫暖應對,用專業化解不安,用陪伴穩定心情。
全人照護:生活需求與資源轉介一手掌握
在宅急症護理師的照護,不僅止於疾病控制,更延伸至病人的整體生活品質。我們會主動評估個案是否需要長照資源,並提供申請建議與輔具建議,協助病人與家屬減輕照顧負擔。
像是因蜂窩組織炎導致下肢腫痛的病人,可能需要輪椅、助行器或氣墊床預防壓瘡;泌尿道感染個案若行動不便,則會評估便盆椅使用與衛教方式;肺炎長者若臥床時間久,也會安排營養師或復健資源介入。這些整合式照護,讓病人真正能在家中「安心養病」,而不只是「待在家裡」。
那一幕幕日常,藏著最動人的時刻
有一位肺炎個案的老先生,上次住院因呼吸困難出院後再次感染,後選擇居家治療。護理師每日前往協助注射抗生素與氧氣監測,在他的床邊溫柔說:「深呼吸,我陪你。」某天老先生拉著她的手說:「我能在家,是因為妳每天來,真的謝謝妳。」那一刻,勝過千言萬語。
還有位糖尿病合併蜂窩組織炎的病人,家屬因照護壓力幾近崩潰。護理師除了每日換藥、衛教,也主動協助申請喘息服務與輔具補助。家屬後來紅著眼眶說:「妳不只是照顧病人,也救了我們一家。」這樣的感動,正是護理工作的價值所在。
結語:專業照護的未來,在家的可能
在宅住院治療不只是一種服務型態的創新,更是一場醫療文化的轉變。而在這條轉變的道路上,在宅急症護理師正是那雙「將醫療帶回家的手」。我們用專業知識守住病情的穩定,用細膩觀察看見病人的需求,用溫柔語氣安撫家屬的焦慮。
優質照護,不只是治癒疾病,而是讓病人在熟悉的環境中感到安全、有尊嚴、有希望。在宅急症護理師,就是這樣一股穩定而溫暖的力量,點亮了回家的路,也成就了未來醫療的新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