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English
:::
就醫指南
瀏覽人數統計
61819297
Last Updated 2025-10-25
:::捷徑位置:首頁 >> 耕莘訊息 >> 耕莘新聞
 
耕莘新聞
 
耕莘新聞內容
標  題

2025-10-21 心血管健康大解密!剖析沉默健康殺手-本文截錄自Now健康

張貼日期
2025-10-21
張貼單位
本院
內  容

高血壓、高血脂與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常被稱為「沉默的健康殺手」,能在無明顯症狀下對心臟、腦部及腎臟造成傷害。為提升全民心血管保健意識,東生華製藥於10月初舉辦「健康公益講座:專家解密心血管保健 守護愛不漏拍!」。本次講座邀請了三位臨床專家:亞東醫院神經醫學部主治醫師朱昱誠、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及北醫附醫心臟內科主任詹超舜,分別以「高血壓多重併發風險管理」、「高血脂危險因子解析」及「心絞痛與CMD心臟危機」等主題,深入剖析現代人常見的健康殺手,並帶來預防與治療的新趨勢。講座獲得現場民眾熱烈迴響。

降血脂不只看壞膽固醇! LDL-C、TG、HDL-C三指標整合評估

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兼健康衛教諮詢中心主任馬文雅分享,血脂中的「壞膽固醇」與「好膽固醇」在體內扮演截然不同的角色。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若在血管中累積過多,容易導致血管阻塞與動脈硬化,進而增加腦中風、心肌梗塞甚至腎衰竭的風險,因此應積極控制於正常範圍。相對地,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C)則是體內的「血管清道夫」,能將多餘的膽固醇運回肝臟代謝排出,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與維護心血管健康。

馬文雅主任解釋,許多人只關注「總膽固醇」或「壞膽固醇(LDL-C)」數值,卻忽略三酸甘油酯(TG)異常同樣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抽血檢測中,三酸甘油酯(TG)數值越高,就等於血管裡的油越多。三酸甘油酯(TG)偏高往往伴隨「好膽固醇(HDL-C)」偏低,並與肥胖、糖尿病、脂肪肝及胰島素阻抗高度相關。特別是在生活中攝取過多甜食、精緻糖、含糖飲料或飲酒過量、缺乏運動者,更容易造成TG值上升。對尚未出現心血管事件的族群而言,TG值控制是「初級預防」的關鍵之一,若長期忽視,恐會進一步引發高血壓、冠心病等慢性共病。


至於曾發生過心肌梗塞、中風等事件的患者,則屬於「次級預防」範圍,治療策略需更積極。馬文雅主任解釋:「這類患者的目標不只是維持血脂正常,而是要壓低LDL-C到70mg/dL以下。」目前臨床多使用降脂力道是高強度的statin藥物(如atorvastatin、rosuvastatin),才能穩定動脈斑塊,也能有效降低心血管死亡與再發風險。這些治療策略已被納入台灣及國際多項臨床指引。

馬文雅主任強調,有效的血脂治療需整合「LDL-C、TG與HDL-C」三項指標,並依據個人風險調整治療策略,同時搭配健康飲食、體重管理與規律運動,才能真正保護血管、延緩動脈硬化進程。

圖檔: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指出,血脂管理不僅要關注「壞膽固醇(LDL-C)」,也應留意三酸甘油酯(TG)與「好膽固醇(HDL-C)」的平衡。透過藥物治療搭配健康飲食、體重控制與運動,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降低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開新視窗)
  • 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指出,血脂管理不僅要關注「壞膽固醇(LDL-C)」,也應留意三酸甘油酯(TG)與「好膽固醇(HDL-C)」的平衡。透過藥物治療搭配健康飲食、體重控制與運動,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降低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