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健康衛教諮詢中心 | ||||||
字體縮放:
![]() ![]() ![]() |
||||||
|
![]() |
|
糖尿病患者運動建議 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建議糖尿病成年人,避免久坐,每週150 分鐘中強度有氧運動,不要有連續兩天以上不運動,若沒有相關糖尿病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等,建議每週 2 3 次阻力運動, 2 次阻力運動間隔 1 天。老年人糖尿病病人,建議每週從事改善柔軟度、平衡感及肌肉耐力的運動。 一、有氧運動 所謂有氧運動或耐力運動,指的是身體可以連續維持10-30分鐘以上的運動,這些運動包括走路、爬山、騎自行車、慢跑、游泳、韻律體操、太極拳。一般而言,輕鬆緩慢的行走,或連續擺動肢體的動作都屬於輕度的運動;輕度的有氧運動有助於心肺功能提升;而中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或慢跑,或打一場羽球或網球的激烈有氧運動,便能達到有氧運動帶來的好處。 二、阻力運動阻力運動又稱為重量訓練 即是肢體對抗阻力的運動,阻力運動的阻力來源,可以是健身器材 如舉重的桿鈴、啞鈴、握力器等 、彈力帶或身體的體重 如伏地挺身、深蹲、引體向上 等。阻力運動可令肌肉做較強力的收縮,導致肌肉的質量、力量增加,可以提 升胰島素的利用率,於是骨骼肌對於醣類的儲存與利用增加,有助於糖尿病病人對血糖的控制,同時也有利於血壓與心血管的健康。 |
||||||
三、 柔軟運動也稱為拉筋運動 藉著對身體各關節的拉扯,可使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加,減少運動時的僵硬, 並減少運動時關節旁軟組織的傷害。 四、 平衡運動 由於血糖的長期增高,往往會造成周邊神經病變,導致肢體周邊感覺及本體感覺降低,進而使走路時的平衡感減低,因此加入平衡運動,對慢性糖尿病 的病人更為重要。 |
||||||
糖尿病病人運動時需注意的事項 1. 運動時最好結伴而行,並隨身攜帶「糖尿病識別證件」。 2. 運動時須穿著適當的服裝與鞋襪,以保護周邊肢體及皮膚。 3. 運動前後應做適當的暖身及緩和運動,運動的強度應漸進性增加,避免驟然進入激烈的活動。 4. 運動時應適時補充水分及食物,並在可能的情況下監測血糖。 5. 隨身攜帶含糖果汁、餅乾、方糖等,萬一發生低血糖時,可以立即食用以補充糖分。 6. 有視網膜病變的病人,應避免在光線不足或崎嶇路面的環境下運動。 7. 血糖控制不良者,如第 1 型糖尿病人血糖值超過250mg/dL且有尿酮者;第 2 型糖尿病人血糖值超過300mg/dL,皆不宜運動。對於常發生低血糖的病人而言,運動前後應格外小心血糖值。 8. 在極端溫度(高溫、極冷、天候不良)時,不宜做室外運動。 9. 出現新症狀,如關節疼痛,手部、腿部關節腫脹,休息時呼吸困難,或發生胸悶的情況,應停止運動。 |
||||||
![]() |
人才招募 | 資安暨隱私權政策 | 電子病歷 | 醫療資訊公開 | 問卷調查 | 熱門議題投票 | 線上藝廊 | 電子報 | 線上報名 | 院長信箱 | 網站導覽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