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發燒?
肛溫或耳溫38℃ 口溫≥ 37.5℃ 腋溫≥ 37.2℃
量體溫時應注意什麼?
口溫至少量2至5分鐘,腋溫量3至10分鐘,肛溫量1至3分鐘,耳溫測 量只適用於三個月以上嬰兒,中耳炎或其他中耳異常者量耳溫會不準確,而當兩耳量出來之溫度不同時,以較高溫度為準。一個月以下或體重很低的新生兒,不適合量肛溫與耳溫,可考慮量腋溫或背溫。
為什麼會發燒?
發燒是體內免疫系統發揮功能的表徵,是一種保護身體的自然反應,目的在於增加代謝能力及對疾病的抵抗力,也是小朋友最常見的生病訊息,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最多為上呼吸道感染,其次為氣管炎、肺炎、中耳炎,其他還有腸胃炎、尿路感染等。
甚麼情況應特別注意?
 |
新生兒發燒:2個月以內的嬰兒發燒,可能有敗血症或腦膜炎的危險應即刻就醫 |
 |
家族有熱性痙攣病史的兒童:發燒而可能導致熱性痙攣,若出現抽搐、意識不
清等症狀,應注意保持呼吸道的暢通﹝病人側臥,頭部側置﹞。如果嘴巴咬得很]
緊則不要強行試圖放任何物品於病人口中,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 |
 |
慢性疾病的病童:要避免發燒造成身體無法負荷。 |
 |
兒童癌症接受化療後免疫力低者:發燒時應即刻就醫。 |
 |
體溫超過41℃可能會有熱傷害:41℃以下的發燒無證據顯示會有腦部永久性的
傷害,真正會傷害腦部的是如腦炎、腦膜炎等嚴重的腦部感染病症。 |
一般發燒時可用溫水擦拭來降溫,當體溫超過39℃時才考慮使用退燒藥,服用的劑
量會依體重來調整,故請遵照醫囑服用。發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觀察寶貝的精
神及活動力,並排除其他嚴重感染的可能性,迅速的尋求醫師的協助,不然,只有
單純退燒可是治標不治本喔!